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

四川古蔺经开区于2011年成立,2019年批复为省级经开区,核准面积1.72平方公里,2022年升格为副处级,本轮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核定面积19.34平方公里,按照“1+2+N”的园区体系(1:古蔺经开区,2:中国酱酒之乡名酒生态公园、古蔺绿色制造产业园2个“区中园”,N:N个酱酒产业生态圈“园中园”),正在逐步构建以酱酒、包材、绿色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绿色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为架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园区入驻企业达3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实现营业收入541.7亿元,同比增长11.2%;入库税金60.7亿元,同比增长30.8%;在建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9亿元,累计解决就业45772人。

四川古蔺经开区先后获评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绿色制造示范园区、优质白酒产业园区等多张省级名片,全省“亩均论英雄”园区综合评价连续五年位列前五,入选2023年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优秀名单,园区工业用地盘活成效入选工信部《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

开发历程

2011年,经古蔺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公告了《中国开发展区审核公告目录》。古蔺经济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

2018年4月20日,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郎酒二郎酱香基地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名称变更为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规划公告》,公告显示规划园区更名为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规划区面积从2.942缩减为1.7245,主导产业保持不变,仍为酿酒。

2019年,经古蔺县人民政府批准,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古蔺二郎二郎镇开发区管委会合并为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古蔺经开区成功创建成省级经开区。先后获评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四川省绿色制造示范园区、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园区等多张省级名片,古蔺酱酒酿造行业入选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2020—2023年连续四年在全省“亩均论英雄”园区综合评价中位列前三(2020年荣获全省第一)。

产业定位

围绕白酒产业、酒类包材、绿色建材三大主导产业,打造“赤水河左岸千亿级优质酱酒产业集群”。白酒产业:坚持集聚集优,依托二郎、茅溪、太平、永乐四大优质酱酒产区,对标白酒新国标和世界顶级产区,发挥赤水河左岸优质酱香型白酒产区优势,以郎酒为龙头企业,仙潭、川酒酱酒、国醴等企业为支撑,天井酒业、力酱酒业等企业为矩阵,优质酱酒产能18万吨,高质量建设以酱酒酿造为核心、上下游链条完整、产品品质卓越、产区品牌响亮的赤水河左岸“一谷四核、双茅并进”世界级优质酱酒千亿产业集群。包材产业:依托古蔺县白酒特色优势产业,以郎酒益和包材为主导,8家酒类包材配套企业集群成势,年产值近10亿元,实现酒类包材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式发展格局。绿色材料产业:立足川滇黔结合部区位优势和丰富矿产资源,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化发展趋势,优化提升大理石、砂石、碳酸钙等精深加工产业,促进智能制造、清洁生产,打造川滇黔结合部重要绿色建材供应基地。

经济建设

2024年,园区入驻企业达36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实现营业收入541.7亿元,同比增长11.2%;入库税金60.7亿元,同比增长30.8%;在建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9亿元,累计解决就业45772人。

承载能力

中国酱酒之乡名酒生态园

茅溪酱酒园区供水一期工程于2024年5月完成并投入使用,供水规模1.25万立方米/d,年供水量456万吨,为22家酒企和施工单位提供用水保障。二期工程规划中,规模3万m³/d,投资约3亿元,将解决园区及周边地区供水问题。新建110kv中坪变电站已启动,总投资约1.5亿元。电力主要来自35kv变电站及10kv专线,园区内变压器容量15000kva。供气方面,新建两条燃气管道,总投资13亿元,日供气量400万立方。交通设施规划16个项目,总投资164.38亿元。污水处理一期厂已运行,处理规模4000立方米/d,年接收污水量146万吨,总投资2.27亿元。二期厂规划规模1.2万m³/d,审批手续完成,规划设计中。集中供热中心计划建设,占地约115.35亩,供汽量1000吨/小时,投资1.34亿元。通信方面,规划建设5G基站41座,实现多杆合一。

永乐白酒园区新建能源站和蒸汽管网,供热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2024年10月投用,已为泓众酒业等企业供热。同时,新建永乐供水厂,日处理能力20000立方米,2022年8月开工,已为泓众酒业供水。永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4000立方米/d,一期2022年6月开工,2023年10月投用,服务永乐酱酒集中生产区。交通方面,新建两条主要道路,北岸主干路向西连接东创园区,南部规划新增货运快速二通道,连接古习高速规划永乐互通。园区新建35kv变电站,接走马村110kv变电站,确保园区用电。

太平组团通过乡道Y605与太平镇、仙潭酒厂、古宜高速相连。石鱼路是连接周边乡镇的路线,沿石亮河西岸扩建以缓解交通压力。仙潭酒业组团的用水来自井水、蓄水池,由东北侧供水站提供,规模为0.8万m3/d。近期水源为石亮河上游,远期为袁家坝水库。仙潭酒厂已有排污系统,废水经处理后排入石亮河。污水处理厂规模定为3000m3/d,建于石亮河西岸,占地约6079㎡。组团使用110KV走马变电站供电,上级电源为220KV冯冲湾,供电范围包括太平镇、永乐镇、石屏镇及周边村庄,主要采用10KV架空线。

二郎园区:园区交通通过蔺郎路和李郎路连接江习古高速。供水由红滩水厂提供,水源来自赤水河,目前供水能力为2万 立方米/d,富余1.05万 m³/d。计划扩建35KV变电站至110KV以满足用电需求。气源来自二郎镇配气站,计划扩建以提升供气能力。二郎滩组团供热由郎酒厂热电中心提供,盘龙湾组团新建2台20t/h燃气锅炉,吴家沟组团设4台30t/h燃气锅炉和1台4t/h沼气锅炉。污水处理方面,二郎滩和盘龙湾组团利用现有二郎污水处理厂,吴家沟组团计划建设新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排入盐井河。

古蔺绿色制造产业园

东城产业园区已基本完成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已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16000千伏安容量的2条10KV专线、20000立方米/天供水量的东区供水厂、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的园区污水处理厂以、园区内部3公里骨干路网以及3公里燃气管网,实现园区供水、供电、供气、路网、排污、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七通一平”。为匹配当前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档升级,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35KV变电站以及5公里内部路网,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龙山建材园区依托叙大铁路龙山站,规划延长至遵义站的铁路线,并通过古仁、古金高速发展公铁联运,以减少运输成本。2025年园区日用水量达116 立方米/d,水源来自胡家沟水库。供水系统采用环状与枝状管网结合,供水稳定。园区污水量为1712m³/d,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故计划建设3座污水处理厂。电力方面,园区将建110KV变电站,供电方式结合电力浅沟与杆架线,以10千伏中压配网为主,线路电缆敷设于电缆沟内。电信工程将结合镇区规划,为园区提供有线网络接口和5G基站,通信设施完备。

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

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经开区管委会)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为副处级。

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

(2)根据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编制、修订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3)根据古蔺县城市总体规划及乡村规划,负责编制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报经批准后实施;

(4)根据县政府授权,负责拟定经济开发区土地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投资项目审核、企业准入、项目建设管理、产业发展、经济运行和统计分析等有关行政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5)负责指导经济开发区内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科技项目开发、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

(6)按照规划和授权,负责建设和管理经济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国有资产,为入园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基本保障。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经济开发区各类指标数据,对入园企业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协调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推动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7)承担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工作,依法保护投资者、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8)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审批服务便民化等工作;

(9)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参考资料

古蔺经开区总体情况介绍.微信公众平台.2025-06-28

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园区等6个园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泸州市人民政府.2018-07-31

四川古蔺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 部门预算编制说明.古蔺县人民政府.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