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超,男,1981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中国开胸验肺第一人。
2004年6月,张海超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其间接触到大量粉尘。2007年8月,他出现了咳嗽、胸闷等症状。随后,张海超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做出了“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的诊断。2009年6月,张海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开胸手术,证明确实患有尘肺。7月26日,他被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重新鉴定为尘肺三期。2011年,张海超成为一家公益组织河南负责人,还创办了“张海超尘肺病防治网”。2012年3月,张海超被取消低保待遇。2013年,张海超因尘肺患上气胸。6月28日,他成功完成双肺移植手术。从2014年开始,张海超买了一辆公交车,以开公交车为生。2018年7月,张海超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成为肺的奴隶,负债60多万。2025年7月,张海超再次接受采访时说起生活泪流不止,但表示会好好活着。
2021年4月,12309中国检察网发布河南落马厅官王铁良受贿案起诉书。其中介绍,2009年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时任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曾收涉事企业董事长给予的40万元。
人物经历
张海超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和父亲一道卖菜,偶尔做点小生意。2004年6月,张海超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做过杂工、破碎工、开压力机等工作,其间接触到大量粉尘。2007年8月,他出现了咳嗽、胸闷等症状。10月,他从从振东公司辞职,随后一边看病一边干活。
在河南省郑州市多家医院按照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治疗了一年多不见好转后,张海超被多位医生告知他患的是尘肺病。经过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张海超取得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做出了“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的诊断。2009年6月,张海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开胸手术,证明确实患有尘肺。7月26日,他被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重新鉴定为尘肺三期。9月15日,张海超获得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各种赔偿共计615000元。
2011年,张海超成为一家公益组织河南负责人,为尘肺病人提供法律咨询,捐赠制氧机,助学。他还创办了“张海超尘肺病防治网”,免费为尘肺病人提供法律服务。2012年3月,张海超被取消低保待遇。2013年,张海超因尘肺患上气胸。6月28日,他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双肺移植。2014年,张海超用一部分赔偿款加上找朋友借的钱,在老家新密买了一辆公交车。次年,他又换成了新能源的车辆。开始几年情况还不错,后来,情况越来越糟糕,客流量越来越少,再加上拿不到补贴,他每个月往里面贴钱。
2018年7月10日,张海超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成为肺的奴隶。他每日需要消耗200多块钱13粒药丸来抗排异,一旦停药就会呼吸衰竭而死。并且他已经花光了所有赔偿金,又负债60多万。张海超形容自己是“用钱来续命”,而续命的钱,又是拿命换来的。
2021年,张海超投资了70多万开了一家早餐店,卖胡辣汤和包子。一开始,生意还行,张海超充满了信心,坚持了一年多,疫情和身体的双重压力有点让他吃不消了。此外,他偶尔也会去跑几趟旅游大巴,老板按趟数给他结工资,有活的时候,平均每天能赚200多块钱。2022年底,张海超长达几个月不能工作不能出门,公交车停运,早餐店关门。
2025年7月,44岁的张海超在采访中,说起“一地鸡毛”的生活,说起“兜兜转转还是一场空”的现状,他几次崩溃,泪流不止。但这些情绪被他藏进了生活中,不会向别人倾诉。张海超不想让那些视他为希望的尘肺病友们失望,他依然想好好活着。
人物事件
验肺维权
突患尘肺
2007年8月,张海超开始感到身体不舒服,胸闷、咳嗽、痰多,就当感冒治了。当时肺部已经有了阴影,他在郑州六院按照肺结核治。过了大半年,到了2008年10月他发现肺部阴影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弥漫性地扩大。医生告诉他肯定不是患得肺结核,有可能是尘肺。张海超又到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等好几家医院,都说有尘肺特征,怀疑是尘肺。
2009年1月6日,张海超几经周折在新密市防疫站拿到了了2007年在振东公司体检时拍的胸片。防疫站的人说当时通知过他来复查,但振东公司根本就没告诉过张海超。随后,他前往北京多家大医院检查,结论都一致,说是尘肺。
开胸验肺
从北京回来后,张海超来到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寻求治疗。但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需要提供各种资料才给确诊看病,而振东公司拒不提供资料,他就走上了上访之路。经过艰难的上访,在时任市委书记的协调下,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才给张海超做鉴定。2009年5月25日,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张海超做出了“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的诊断。
张海超不服鉴定结果,于2009年6月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寻求诊断。大夫不建议他开胸,因为开胸不能治病,反而对身体有很大伤害,最关键的是手术有风险,但张海超坚持开胸。6月22日,张海超做了开胸手术,为了省钱他甚至没用止痛泵。最终手术证明他确实患有尘肺。但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仍然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没有职业病诊断资质为由拒绝收治张海超。
“开胸验肺”事件被媒体披露后,经河南省领导批示,2009年7月26日,郑州市卫生局责成郑州市职防所组织人员,到张海超曾经就诊过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单位收集张海超诊断、检查、治疗及病理学等资料,并详细了解张海超职业史,邀请职业病专家会诊,当晚,确诊张海超患“尘肺病三期”。
获得赔偿
2009年9月15日,张海超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赔偿协议,由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赔偿张海超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等各项费用共计615000元,张海超与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
影响评价
案例分析
具体到张海超之个案,一方面,表现为相关法律有漏洞可钻。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病人的职业史,分析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然而,从实际效果看,用人单位很少愿意“自证其罪”。如有医生指出,“得了职业病,还得单位开具证明才能鉴定,说是让高污染企业凭良心办事,其实恰恰给企业留下了能钻的空子。”在切身利益面前,企业良心靠不住。
另一方面,则是法治与社会之阙如。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类似的个案时有发生?为什么自救者时常走投无路,不得不采取极端方式?为什么原本由全社会担负的自救成本,却要由一位孤苦无告的农民承担?在人类还没有完全放弃“以暴易暴”的思维前,人们在张海超身上也看到了一种“让人含泪的暴力”,一种并不施害于他人,而是加诸自身的暴力。为证明自身清白(得的是职业病而非普通的传染病)而“开胸验肺”,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残”?
事件影响
处罚
2009年7月28日,中共郑州市委作出决定,对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予通报批评,停止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所长李磊工作,接受调查。郑州市卫生局党委作出决定,免去李国玉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副所长职务。与此同时,中共新密市委作出决定,对新密市卫生局给予通报批评,免去耿爱萍新密市卫生局副局长、防疫站站长职务。
2009年7月29日,新密市纪委监察局和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事件涉及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进行深入调查后,依据调查结果,按照有关法律、条例,作出严肃处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条款之规定,给予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侯振东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给予公司副总经理秦永彬开除党籍处分,建议公司董事会解除秦永彬副总经理职务。根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依法追究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后勤负责人郑海军的责任;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责成市政府相关部门对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罚款25万元。
“张海超事件”之后,郑州市将组织开展职业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组织人员对张海超及其工友以及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并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诊疗救治绿色通道。郑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职业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职业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在8月底前,完成对粉尘、有毒化学品等行业职工的健康检查。
保障措施
建立职业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加强卫生、安监、劳动保障、工会、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协调配合,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预防性卫生审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危害申报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行为,及时互相进行通报。
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把加强辖区内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申请职业病诊断资质、健康检查资质,加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注重宣传培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让社会和群众关心、支持和监督职业病防治工作。
名人效应
在多起代理维权案件中,相比于张海超所能提供的法律和实践经验援助,似乎其个人光环下的“名人效应”更起作用。
在黄福华案件一审判决后,张海超带着黄福华来到金华职业病防治所。面对张海超对诊断结果的质疑,女所长的态度很强硬:“不服可以去鉴定。”张海超亮出自己的身份。在确认张海超的身份后,女所长的态度大反转,甚至拉着张海超合影。当天下午,张海超来到金华市职业病鉴定中心为黄福华申请职业病鉴定。起初被拒绝受理,张海超再次亮出自己的身份,黄福华最终获得鉴定“尘肺病二期”。
在河南登封,十多名尘肺病人和家属被法院拒之门外。张海超发了条微博,下午便见到了庭长。在另外一起代理维权案件中,一家疾控中心医生见没有用人单位材料,把患者往外推,张海超亮明身份,这位医生眼睛一亮,“你就是张海超啊,是你改变了我们职业病法。”张海超的“名人效应”还未褪去。
然而,张海超的“名人效应”也仅仅限于震慑力,在上文提及的黄福华、登封市案件中,法院均作出了“不予受理”的决定,而张海超也明白“靠我的名片去维权,这说明(职业病维权)还是无法可依”。据统计,张海超接触尘肺病友一千多人,介入一百多起案件,地域覆盖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能够维权成功的,百分之一不到。”
取消低保
2012年10月17日,张海超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公开信,控诉家人的低保被停,导致医保没有续费,无法报销医疗费用。
2009年年初,张海超开始申请低保。3月,他们的低保申请得到了刘寨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的签字同意。7月,张海超的遭遇被广泛报道,当地领导在登门看望后,他们的低保也被迅速办妥。2012年9月,张海超去取低保时,突然被告知他们家已经不是低保对象了。
刘寨镇民政所张所长表示国家审计署于2012年3月下发文件,要求取消包括张海超在内的近300户的低保。2011年,新密市农村低保标准是家庭人均纯收入180元。2009年以来,张海超已经没有任何收入,全家四口人主要依靠当年61.5万元的赔款。
据2010年8月民政部颁布的《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对象认定工作的通知》,各地应将家庭财产作为认定城市低保对象的重要依据。家庭财产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所拥有的有价证券、存款、房产、车辆等资产。对于拥有大额存款、有价证券、多套房产、机动车、经营性资产等财产的家庭,各地应根据财产类型规定不同的条件,并依据这些条件来认定低保对象。《新密市城乡低保政策》中规定了17项不能享受城乡低保的情形,其中,“当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但家中有一定存款积蓄,能够自行维持基本生活者”以及“拥有机动车辆或大型农机具者”,都不能享受城乡低保。张海超用不到6万元买了一辆汽车,因此不再符合低保标准。
2009年12月5日,张海超在微访谈中表示自己没有理由再去申请低保了。最让张海超不能接受的是,没有低保的话,医保也就丢了,父母看病的钱也报不了了。在新密市,新农合医保和低保是捆绑的,低保户不需要另行缴纳新农合保费。
致力公益
张海超获得60余万元赔偿后,开始四处奔走致力于公益事业,寻救患尘肺病的难兄难弟。他全国各地奔走,现身说法,帮助患尘肺病的农民工维权自救,不仅费心出力,有时候还垫钱。同时,他还在网上开了博客,展示他知道的典型职业病维权案例,并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方便患病农民工咨询。
2011年6月,张海超当起了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组织发起的“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的志愿者。他还创办了“张海超尘肺病防治网”,免费为尘肺病人提供法律服务。张海超接到过2000多人的电话咨询,胜诉了100多人,自己探访了500多尘肺病人,也见证了400场死亡和告别。
气胸换肺
2013年年初,张海超病情加重。他先后入住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医院治疗。尘肺病灶形成后,张海超的病情又发展为气胸,出现肺不张,反复漏气,胸管无法拔除,需要吸氧,行走困难,而且已离不开胸腔引流瓶。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医生建议他只有通过肺移植才能改变生活质量延续生命。2月份春节回家,张海超决定接受肺移植。4月,他来到无锡市人民医院,等待手术。
2013年6月28日,张海超进行双肺移植手术,手术一直持续到当晚10点多。好在张海超年纪尚轻,术后恢复得不错,肺功能得到极大改善,移植术后的第6天就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
不过,张海超肺移植成功后,还面临两大问题:感染和术后慢性排斥反应(也称排异)。其中排异主要引起慢性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个人生活
2004年年底,张海超结婚成家。2005年,他的女儿出生。2012年离婚后,张海超独自一人抚养女儿。
相关事件
2021年4月,12309中国检察网发布河南省落马厅官王铁良受贿案起诉书。其中介绍:2009年,王铁良利用其担任新密市委书记职务上的便利,为郑州某公司在“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被媒体曝光后避免停产整顿提供帮助。2009年7月、2010年春节前,王铁良在其父亲家中先后两次收受该公司董事长侯某某给予的现金人民币共计40万元。而这只是其受贿事实的“冰山一角”。根据检方指控,2002年至2015年,王铁良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索取他人财物价值总额超过4100万元。
2009年7月媒体曝光张海超“开胸验肺”之后,时任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带着摄影记者来到张家,第一句话就是“海超,哥来晚了!”,然后抱起张海超的女儿,左脸蛋亲过亲右脸。
对王铁良被控收受涉事企业老总40万一事,张海超发布视频表示自己没想到背后有这样天大的秘密。
参考资料开胸验肺当事人张海超视频发声:没想到背后有这样天大的秘密.百家号.2025-07-29
这名碎石工是中国开胸验肺第一人 已成为肺的奴隶.新浪.2018-07-25
张海超 以命相搏,开胸验肺.南方周末.2025-07-29
民政局称开胸验肺当事人被取消低保符合政策.央视网.2025-07-29
男子因尘肺病“开胸验肺” 获赔偿成功换肺.环球网.2025-07-29
张海超开胸验肺16年后:说起生活泪流不止,但好好活着仍是他的责任丨在场.百家号.2025-07-29
12年前张海超“开胸验肺”,背后隐藏的秘密.百家号.2025-07-29
“开胸验肺”农民工获赔60余万.南方周末.2025-07-29
评论:工人以“开胸验肺”揭穿企业谎言痛何以堪.中国新闻网.2025-07-29
郑州处理“开胸验肺”事件责任人.龙都网.2025-07-29
河南新密处理"开胸验肺"事件所在企业及责任人员.中国新闻网.2025-07-29
工人开胸验肺续:郑州市委安排粉尘作业人员体检.新浪河南.2025-07-29
开胸验肺农民工张海超患气胸 换肺成最后希望.印象网.2025-07-30
“开胸验肺”张海超致力公益 受质疑不介意.中新网.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