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纹石属于灵璧磬石的一种,产于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白马村的南山。
形成原因
灵璧纹石为沉积岩与变质岩的综合体。沉积岩又名水成岩,是在水流搬运下,由泥沙、砂浆、海藻浮游物等物质沉积而成,随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沉积物的单层厚度、成分便有了差异,年长日久,形成了韵律别致、层理分明的纹理特征。又经过若干个地质年代,沉积岩中原有的纹理花纹在外力作用下,弯转扭曲,曲折变形,或者因为脉石英,方解石脉等物质的加入,形成新的花纹。或者在岩石的风化阶段,因为含有铁、锰等物质的存在,也可能形成次生花纹。凡此种种,遂形成了灵璧石龟纹石的优美华贵。(见《中国灵璧石报》第15期第四版)
灵璧纹石在造型上多为圆块,少于变化,孔洞少,当地石农流行的一种比喻灵璧纹石的顺口溜称其“纹石带洞,价格要命。纹石象形,价格连城。”充分说明了灵璧纹石收藏的价值趋向。
灵璧纹石有上层纹石与下层纹石之分,早期挖掘的灵璧纹石由于处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称为上层石,上层纹石纹路的分布均匀,纹理凹凸感强,石皮光韵,石形变化较大,易形成孔洞,观赏价值及收藏价值非常高。下层纹石则反之,下层纹石多产自2米至3米的深土中,由于受到酸雨作用的侵蚀较多,纹路烦乱,造型单一,变化少,在灵璧纹石的收藏中不被关注。
物以稀为贵,收藏灵璧纹石需要我们对这个石种进行认真的学习和辨别,这样收藏到的灵璧纹石才有升值的空间。
产地
灵璧纹石属于灵璧磬石的一种,在灵璧石的大家族中灵璧纹石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其数量少,纹路华美,始终是灵璧石爱好者的首选,灵璧纹石集中出产在安徽灵璧县渔沟镇西四公里的白马山附近的白马村、杨山村和岳巷子村,十几年来,经过当地石农的反复挖掘,灵璧纹石的石源已经枯竭,近期灵璧纹石的产地又经过了挖掘机灭绝性的开采,使这个品种更加受到灵璧石爱好者的关注。在灵璧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脚下的陶寨村以及朝阳镇的丁陈等地方也曾少量发现有相像的纹石出现,但纹理都没有白马的纹石形成的深刻流畅。
分类
1.龟纹石:龟纹石形状由大小不同的圈状纹理所组成,较规则的分布,形似龟甲上的纹理,故而得名。这种石的质地坚硬清润,经常抚摸更加增色润泽。这种石为前些年挖掘,目前已很难采掘到。
2.凤蝶总科纹:蝴蝶纹形状为大小不同的形似蝴蝶的纹理所组成。这些纹理不规则的分布,蝴蝶的大小也不一,大者如碗口,小者似铜钱,还有更小者。蝴蝶一般和其他纹理交错分布,有的一块石头上仅有一只,有的石头上有两只或数只,宛如蝴蝶飞舞在蓝天上、草丛中。
3.核桃纹:核桃纹是灵璧磬石表面的形似核桃的纹理。这种石头在灵璧石当中比较多见。核桃纹有大的褶皱,这种褶皱较深。另一种是小的褶皱,纹理较细。
4.凤凰纹:凤凰纹是灵璧纹石中极少见的一种纹理。笔者经过常期观察搜寻也仅发现了不多的几块,这种纹石尚未被收藏家定名和重视。不死鸟纹形似凤尾,和其他纹石不同的是凤凰的图案一般在一块石头上仅有一只,分布两只的已为罕见。且在整个画面中舒展分布,似现非现,似是非是。有的似回首独立,有的似腾空飞翔,有的似飘然欲落。这些巧妙的风姿正能对映人们想象中的“神物”,是画家笔下的凤凰所不可比拟的天工杰作……得此一石为之珍贵,为之吉祥。
5.猫头纹:猫头纹是一种形似猫头的十分有趣的纹理。所以说它有趣的是因为猫头纹的分布变化大,错综交织,大小不等,使你很难分辨。在一个石展上有一块奇石的命名是《你看这块石头上有几只猫》,众多的人争相辨数,有的说六只,有的说八只,其实上面是九只猫……大家数着乐着,其味无穷,一块小小的纹石,引起大家这么大的兴趣,可见奇石的诱人魅力了。
6.汉字纹:灵璧石的纹理,象形字的为数不多,这些字有的是甲骨文,有的是草书,有的是正楷。今年春天笔者发现了一块带汉字的石,此石长66厘米,宽28厘米,厚28厘米。其上有像用正楷书写的“人”字,直径5厘米,一撇一捺十分规范。更绝妙的是字的笔画边沿有一道细纹勾出,观赏者十之八九认为是人工雕凿,但实为天工,并非人为,绝哉?妙哉?
7.图案石:图案石是灵璧石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一般观它的纹理粗细不等,且一块大小不同的石头上只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如灵璧县名石“天师馗”、“南海观音”等均为图案石。
8.竹叶纹:灵璧磬石表面有的风化出形似竹叶的纹理,为竹叶纹。这种石在灵璧纹石中不多见。
9.树叶纹:灵璧石表面有的风化出形似树叶的纹理,为树叶纹,也属稀有的纹理。
10.脉波纹:在灵璧纹石中有一种线条很直且有高底起伏以脉波变化的一种纹理,称之为脉波纹。
11.印花纹:印花纹是极少见的一种纹石,纹理像印花布面,每个花1.5公分见方,有规律地排列,布满整个画面。
12.水线纹:一块纹石上线条是有规律的按水平状态层叠伏分布的纹理,为水线纹。这些纹理是自然界流水
鉴别
灵璧石上通常都有天然的纹路,白马山所产的纹石则更具美感。常见的石纹有龟回纹、蝴蝶纹、水纹等。天然石纹为白灰色,其纹理自然清晰流畅,起止脉络清晰。如果从横断面看,原始的纹沟呈“V”型(山顶纹石除外),人为机械加工的石纹呈“U”型,纹色也不自然,如用水洗,人为的石纹即刻显现,水干得慢,原始的石纹干得快。天然的纹底都有一层顽固的天然氧化物,因为凹进去的纹底天然的氧化物比石体表面氧化物要厚,在对石头进行刷洗的过程中,刷子首先刷的是石头表面,对于纹底的氧化物总是不能象表面一样处理的干净,因此,表面最终的颜色会呈现黑色青色或者其他主色调,但纹底却是灰白色,人为的纹石虽然纹底也是白色的,但却没有自然的氧化层,而且人为的沟槽也会留下扇状的崩裂痕迹。所以是湿水实验时,天然纹石的肌理部分因为吸水多而干燥的慢,人为的干燥的相对较快。
天赐瑰宝,灵璧纹石
加拿大观赏石协会 会长
加拿大中国灵璧石研究协会 会长 栾永军
中国灵璧石研究院 名誉院长
内容提要:
一、新观点:
1、灵璧纹石是灵璧石中的水石;
2、灵璧纹石是灵璧石中的籽料;
3、灵璧纹石中声音清越的应该称灵璧纹磬;
4、灵璧纹磬是现代灵璧石王国新王,所以使灵璧石居石届霸主之位牢不可破;
5、灵璧石的包浆应分为皮浆、肉浆。皮浆是爱石者的追求、责任。肉浆是对灵璧石的摧残,应抵制、唾弃。
二、探索、研究:
结合各方面专家探索、研究、攻克灵璧纹石之纹形成机理,目前各家之纹生成说,经不起推敲。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从一开始就能找到灵璧磬石作为乐器参与其中的身影。而在一千多年前,随着中华文化的进步,灵璧石又被文人、士大夫、甚至帝王赏玩,并成为古代最有艺术价值、最值钱的艺术品。
苏轼在灵璧张氏兰皋园给主人画了一幅《丑石风竹图》,才得到一块如鹿状的灵璧石。而米芾两块灵璧研山分别在镇江市换了两处宅子,创下千年前艺术品的最高价值,应了黄金有价,石无价之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灵璧白马山山脚白马村的农田里,一个巨大的地下奇石宝库之门被慢慢打开,出土了一种外观圆润,包罗万象,神形兼备的山水景观、佛、道、神、百态人物、特别那活灵活现的龟龙麟凤,百兽鱼鸟及人们无法想象到的物象。我们在惊叹之余要感谢上天这伟大的造物主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把这世界上最神奇、最古老也是最有艺术及经济价值的天赐艺术品呈现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人们喜爱这种石头千奇百怪的形状,特别那鬼斧神工,如行云流水般布满石体表面上且美不胜收、扣人心弦的神奇纹理,人们很快就认识到它的珍贵。纹石的价格迅速上升,并远远超过灵璧石其它石种。
当地石农有个顺口溜:“纹石有洞,价格要命。纹石象形,价值连城。”比较生动、形象比喻了白马纹石的价格走向。从此白马纹石被疯狂的开采,往往一个采石坑周围挤满了购石者,价越叫越高,到后来,石刚露头,不等挖出来,就开始叫价赌石。挖到最后,有的被填上的废坑又被重新挖开,更有甚者干脆把自己的住宅拆掉,赌自己住宅之下的石头。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白马纹石受人们追捧喜爱的程度。人们现在有钱了,但白马纹石却看不见了,藏家不但不卖,你想看一看都不容易。
继白马村出纹石后,其附近的周寨,小店子,马楼及江苏省的睢宁县等后来也相继挖出纹石,但与白马纹石相比,形差、纹浅,有时刷去腐蚀灰后,纹就不显了,当然也有纹也很美的板块式纹石,但无形、无洞。所以就目前来说顶级的纹石,只有白马纹石。
白马纹石——灵璧石中的水石
灵璧石属山石,虽然也经过黄河的洗礼,但水洗度不够,而白马纹石的水洗度却恰到好处,小型白马纹石面面可观,阴阳面区分不明显,最适合把玩。如果从白马纹石表象上来看,其棱线、棱角、孔洞与石体过渡线较为圆滑,不管从视觉上还是从手感触觉上,都让人有十分舒服之感觉,也就是白马纹石一定在泥石流或水流中翻滚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这个时间又恰到好处,否则时间过长,白马纹石差不多都成卵石了。
我们在白马山采石现场仔细观察,白马山杨山子的地势很容易让经过此地的洪水形成回流。那是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开始隆起,从而母亲河黄河也逐渐形成,远的不说,在有记载的宋朝苏轼任徐州市知府时,就带领全城居民抗击黄河洪水,保卫徐州城的可歌可泣的抗洪故事。俗话讲,以前黄河平均三百年一改道,徐州在建金鹰大厦挖地下车库时,发现徐州地下还有两层重叠的老街道。现在穿城而过的废黄河是一条悬在城上的悬河,它就是从黄土高原随水而下的黄土淤积造成的。那么离徐州只有几十公里的灵璧县,同样是一次又一次的遭受黄河洪水泛滥冲击,现在的地平线比千百万年前的地平面不知道要高出多少,这一点我们在挖掘纹石时就可以看到这些纹石都被埋在黄土中,而且上下都是被一层一层的黄土包裹着,厚度可达数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某一次黄河在此改道,洪水直逼白马山,当洪水遇到白马山后,折弯形成巨大的漩涡,原来附近的从山体上剥离的石块并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雕琢的掘性石被带进泥石流的漩涡之中,石头间不断摩擦碰撞,表面变得越来越圆滑,较大的石块逐渐下沉,并逐渐被淤土覆盖,较小的最后大多留在较上层,也就是大家说的表层石(也叫头皮石),表层石上的地表土厚度约一米至两米之间,纹石由于长期被这层地表土所保护,只有酸性雨水使埋于土中的石块表面慢慢腐蚀,使得石块表面十分的细腻、温润,从而避免了石头无土层保护,长期暴露在地表土上面,风吹雨淋,太阳暴晒,冰雪摧残,石表面将逐渐变得粗糙,腐败,龟裂。母亲河黄河不光造就了白马纹石,也保护了它。
白马纹石中的籽料
白马纹石是最有价值,最吸引人,让人爱不释手的就是中小型手把石。小型手把石可在一只手中把玩,米芾时代称“袖石”或“拳石”,也有更形象的称之为“握游”,就是可随身携带,随时把玩。九百多年前,米芾身上就带过三块手把石,随手互换把玩,还与他的上司杨公杰演绎了一段千古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在白马纹石中找到可以握游的小型手把石,这种小型手把石经长期把玩,显得温润可人。大一点的中型手把石可以用双手抱在怀中进行把玩,平时放在书案上即古时的案头石,现代人把其放在茶几上,看电视时怀中抱一中型白马纹石或对沙发边上较大型的白马纹石进行盘抚,就像父母抚摸自己婴儿的肌肤,互相之间能传递爱的奇妙感觉。目前白马纹石是可遇不可求,价格急剧上升,往往有钱难求心爱石。
白马纹石 天赐神纹
白马纹石除了形好,洞奇之外,最神奇,最令人着迷的是那分布在石体表面,让人不可思议充满神秘色彩的石纹,它是一本至今未被读懂的天书。许多科学家,纹石爱好者在不断地探索纹石之纹形成之机理,但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我们加拿大中国灵璧石研究会已经开始结合各方力量来研究纹石形成之谜,希望不久的将来解开纹石之谜,有一个让纹石爱好者信服的结论。
纹石爱好者经常会问,纹石有多少种纹呢?什么纹最好呢?经过二十多年的纹石收藏,虽小有成就,但要说清楚以上的问题是困难的,这么说吧,有多少块纹石,就有多于多少块纹石以上的纹,它是每块纹石上的脱氧核糖核酸,每一块纹石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纹,即使是双胞胎(对石)纹也有一定差异的。
那么什么样的纹最好呢?什么都好,就看它形成的纹在石体上位置巧不巧,纹奇不奇。比如形式不同的眼纹,如果碰巧长在象形石的头部(如我收藏的一百个神龟中就有近十个眼纹长在龟头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这块象形石就会身价倍增,因为其艺术效果得到大大提升。当然每一块纹石都有一定的价值,就等着你去发现它的美。
白马纹磬
在前面提出白马纹石是灵璧石中的水石及籽料提法后,这又是一个新的提法。
灵璧磬石是最早以乐器形式参与了中华文明的起步,当然磬石并非只产于灵璧磬石山,它周围的山体都有可能生成磬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就有人们在泗水河中采磬的记载。
有人讲纹石无声,是因为收藏的纹石大多都是圆乎乎的实心石体,就是有洞,也难在敲击时石体产生共振。那么纹石有没有能敲出声音的呢?我收藏的许多白马纹石就有用手指弹击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与我收藏的好磬石发出的声音相比,毫不逊色。所以为了给白马纹石无声正名,特提出白马纹磬或灵璧纹磬的叫法来区别不能发声的纹石。
白马纹磬 中国麻将王中王争霸赛
灵璧石是奇石世界的一个王国,那么把白马纹磬比喻成这个灵璧石新时代的新国王是再恰当不过了。它的地位就像和田玉籽料中的羊脂白玉籽料,红木中的带有鬼脸纹的香枝木。灵璧磬石应该就坐太上皇的位置,当然皇后只有那白玉般美丽、高贵的白灵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新时代各石种辈出的年代,灵璧县石如何不被时代所淘汰,恰好二十年前,平地一声惊雷,灵璧纹磬破土出世,充分展示了这个石种的纹格魅力,被广大爱石者所喜爱,并为拥有一块白马纹石而自豪,所以当之无愧的成为灵璧石中的王中王。我相信在白马纹石的带领下,灵璧石这个皇族将在奇石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磬石出现已有五千年历史,而作为艺术品用来赏玩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及文化积淀,大浪淘沙,证明灵璧石,也只有灵璧石其霸主地位不可动摇。
最后我把个人赏玩白马纹石的一些心得体会简单说一下,供石友参考。
如果购得一块纹石,如果是原石,在清洗时要注意:
一、先用小钢丝刷轻轻刷去大部分腐蚀灰(注意刷时要不断淋水)。再用铜丝刷刷去石体表面的余灰。
二、盘石
1、武盘 武盘用刷子的顺序是:棕刷、猪鬃刷、羊毛刷。
2、文盘 文盘就是用手或布盘。
3、意盘 意盘就是与石对话、交流、探讨。盘石与盘玉不同,盘石重要的环节就是意盘。
这几个环节非常重要,第一个环节是清理石体表面腐蚀灰环节,要用力轻柔,现在奇石市场用电动钢丝刷加细砂纸对灵璧石进行剥皮式清理,是绝对错误的。
第二个环节武盘与盘玉不同的是,盘玉是为了把玉抛光过程中产生的贼光尽去,但石头却相反,要让其石表面产生光洁度,因石表面凸凹不平,对光的折射方向不同,一般不会产生贼光,但要让石表面包浆所需的时间较长,石商为了缩短时间,也采用给玉抛光方式,用工具将石皮去一部分,并用蜡封,造成假包浆。这个假包浆包在去皮后的肉上。而我们爱石者把玩的石头,浆是包在石皮上,即皮上浆(上海市赏石家叫皮壳包浆)。记得二零一零年之前,我看上一块白马纹石,但不好意思让其割爱,后来一直挂怀此石,二零一零年第四届中国宿州市灵璧石文化节期间,我想以高价求其割爱,当再一次见到此石,心立刻凉了半截,白马纹石突起的美丽筋纹,被砂纸打磨过了,又封了蜡。我感到那块纹石在向我哭泣,被磨去了皮,露出了肉,并被蜡封住了石体表面的呼吸气孔,我的心痛到了极点,一块珍宝被摧残成了残疾。我在此呼吁,请不要急功近利,摧残灵璧石。当然如果石质不好的类灵璧石,采用上述方法是为了赚钱做石头生意,我也无话可说了,反正是谁被忽悠谁倒霉。
第三个环节文盘,就是用手、布等交替盘玩,手上汗渍中的油等慢慢渗入石中,随着盘玩次数的增加及时间的推移,石表面越来越油润,就像旅游景点的石刻被人们天天盘摸的部位,就有油润油润的包浆。当然每一次盘玩后的油渍都会被氧化,一次次的积淀,就会呈现苍老的、让人心静的、而且不张扬的包浆效果。
第四个环节意盘与第三个环节是相互交替进行,没有明显的界限,都是边盘边欣赏反反复复进行。
意盘在赏石中十分重要,奇石不是玉雕,玉雕件主题明确,而奇石不同,无主题,但每个人可以找出自己欣赏的主题,在意盘过程中可能是不断有各种主题或局部小主题出现,也就是日看日新,不断有惊喜出现。我送一块灵璧石给朋友,后来他来电话高兴的告诉我,他发现了十六个形象,这也就是赏石的魅力所在吧!(2012年9月7日《灵璧石鉴赏大典》纹石篇初稿)
参考资料天赐瑰宝,灵璧纹石.天下奇石网.20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