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闪烁体
无机闪烁体是一种用于检测高能辐射的物质,通常由含有激活剂的无机盐晶体组成。这些激活剂能够显著提升闪烁体的发光效率。最常见的无机闪烁体是由铊激活的碘化钠晶体。
物理原理
无机闪烁体的工作原理基于原子的轨道电子吸收能量并发生跃迁的过程。当入射粒子提供的能量超过原子的禁带宽度时,电子会被激发进入导带。随后,通过一系列物理过程,电子会返回基态,并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这种能量释放的形式可以是短暂的荧光(大约10纳秒)或者较长时间的磷光(大约1纳秒或更长)。
常见种类
常见的无机闪烁体包括碘化钠(铊)、碘化铯(铊)、碘化锂(铕)以及硫化锌(银)等。这些晶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性。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无机闪烁体,如锗酸铋等。
其他形式
除了固态的无机闪烁体,还有一种形式是气体和液体的无机闪烁体。这类闪烁体主要由惰性气体及其液化态构成,如氙、氪、氩、氖、氦等。其中,氙因其较高的光输出而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常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