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1924年11月-2017年5月23日),汉族,出生于洛宁县王范镇,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国首批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41年,李振华辍学随其父亲学医。1943年3月起,李振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中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47年,李振华开始独立诊治患者。1950年,河南省中医统考,他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获得中医师资格。195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成立,李振华被选为县医院唯一的中医师。1954年,李振华到洛阳市地区中医师进修班学习,之后被留校任教,并兼洛阳(地)市西学中教师。1960年,李振华被调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一直主讲《中医内科学》。后来被任命为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副院长、院长。1979年起,李振华开始招收脾胃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脾胃学说。1991年,李振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先提议对其中的“中西医工作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进行修改,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集体写出建议。1995年,李振华主编出版了《中国传统脾胃病学》专著。2005年年底,李振华正式收了7名入室弟子。2008年,李振华的7名弟子出师。2017年5月23日上午11时53分,李振华在郑州去世,享年94岁。
李振华研究温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晚年致力于脾胃病的研究。李振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李振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医优秀科技工作者。李振华入录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科技名人录》、国家科委《中国科技名人》《河南科技名人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振华于1924年11月出生在洛宁县王范镇的一中医世家,李振华的父亲李景唐行医以仁善为本,擅长治疗外感热病和内科疑难杂症。李振华想通过读书来报效祖国,之后考入当时的济汴中学高中部读书。1940年,李振华看到当时政府腐败,家乡缺医少药,便立志不求仕,而誓为良医。1941年,李振华辍学,随其父亲学医。
工作经历
1943年3月起,李振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中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47年开始,李振华独立诊治患者。1950年,河南省中医师考试,李振华名列洛宁县榜首。1953年,洛宁县人民医院成立,李振华被选为县医院唯一的中医师。1954年,李振华到洛阳市地区中医师进修班学习,之后被留校任教,并兼洛阳(地)市西学中教师。
1956年冬末至1957年春,洛阳一些县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死亡率较高。李振华用中药治愈了大量病人,疫情得到了控制。此后,李振华被调到省卫生厅中医处工作。195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建立,李振华又调至该院。
1960年,李振华被调入河南中医学院,一直主讲《中医内科学》。后来被任命为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副院长、院长。1970年,许昌地区禹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李振华主动奔赴疫区。他察病情,梳病理,很快便拿出了医治方案。1979年起,李振华开始招收脾胃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脾胃学说。
1980年起,李振华开始对脾胃病的探索和研治。同年,李振华在中国第二届科技代表大会上呼吁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并写了内参报告,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重视。1984年,李振华退休。1986年,李振华承接国家科委“七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991年,李振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先提议对其中的“中西医工作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进行修改,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集体写出建议。1995年,李振华主编出版了《中国传统脾胃病学》专著,提出了“脾本虚证无实证,胃多实证;脾虚是气虚,甚则阳虚,脾无阴虚而胃有阴虚;治脾胃必须紧密联系肝;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脾胃病不可单治一方;胃阴虚治疗用药宜轻灵甘凉”等观点。
2005年年底,李振华正式收了7名入室弟子。2007年3月,戏曲家、现代豫剧《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因患脑栓塞住院,几天后汤水不进,医院确认没有继续治疗的价值。李振华接诊后,针对他的病情先从调理脾胃着手,增加饮食,恢复体力,使其病情很快好转。2008年,李振华的7名弟子出师。2009年6月,李振华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人物去世
2017年5月23日上午11时53分,李振华在郑州去世,享年94岁。同年5月27日上午,李振华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
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
研究领域
李振华研究温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晚年致力于脾胃病的研究。
主要成就
概况
李振华指导了十届硕士研究生及多名中医高徒。负责河南省“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的研究”、 国家“七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萎缩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和传承方法研究”,指导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李振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应用与评价研究”,曾多次荣获河南省一、二、三等科技成果进步奖、重大科技成果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成果奖”。
教学成就
李振华指导了十届硕士研究生及多名中医高徒。
人物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论文作品
李振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公益事迹
2009年教师节,河南省中医学院奖励李振华10万元,他当即转赠给了学院刚刚成立的贫困生基金会。
参考资料李振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5-11-07
李振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5-11-07
李振华:治疗冠心病,不可忽视心阳,舍本求末.广东省中医药局.2025-11-07
【讣告】我校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逝世.河南中医药大学.2025-11-07
走近国医大师李振华.豆瓣读书.2025-11-07
首届“国医大师”基本情况 时间:2013-11-19 00:00: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5-11-07
名医来了┃国家大师李振华 72年人生留下一串感叹号.新湖南.2025-11-07
建国60年首评出“国医大师” 河南85岁老中医李振华当选.新浪.2025-11-07
嵩山含悲送国医 河洛呜咽别大师 我校隆重举行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送别仪式.河南中医药大学.2025-11-07
《老人春秋》专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