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鲨烷

角鲨烷(Squalane),别名异三十烷、鲨烷,是由商业级鲨鱼油(鲨烯)直接氢化而得的饱和碳氢化合物,或从植物油中取得,也可用生物工程方法取得。

角鲨烷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油状液体。不会干也不腐败,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丙酮、乙酸、甲醇和乙醇,不溶于水。化学式为C30H62,相对分子质量为422.8,凝固点为-38ºC,沸点为350ºC,黏度约0.03Pa·s。角鲨烷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倒置、重压、日晒、雨淋,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角鲨烷应用于赋形剂、润滑剂、渗透剂。还可作为油性原料,用于制备乳膏、油膏、乳液、搽剂、透皮涂布剂、栓剂、贴膏剂、化妆水、口红。

理化性质

角鲨烷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油状液体。不会干也不腐败,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石油醚和油类,微溶于丙酮、乙酸、甲醇和乙醇,不溶于水。化学式为C30H62,相对分子质量为422.8,凝固点为-38ºC,沸点为350ºC,黏度约0.03Pa·s。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7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30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30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4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作用及特点

角鲨烷是鲨烯的双键经过氢化得到的饱和烷烃油脂,其具有极稳定的化学性质。角鲨烷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易溶于皮肤,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种天然的保护屏障,使得皮肤更加水润、细腻、不粗糙,对皮肤有抗氧化的作用,有效加速皮肤细胞的增殖,从而有助于延缓皮肤的衰老此外,角鲨烷在打开人体毛孔和血液循环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破损细胞的修复。

1.角鲨烷是一种天然润滑剂,可以使皮肤柔软,而不留油腻物和后感。

2.角鲨烷可增加皮肤的呼吸作用和防止皮肤失去水份。

3.角鲨烷可与纤维间糖蛋白混合。

4.角鲨烷具有较低的熔点,所以可以成为生理话性物。

5.用角鲨烷配制的产品可以增加对皮肤的渗透率。

6.当角鲨烷暴露在极高的温度时,显示高抗氧化和降解性。

来源

角鲨烷通常以植物(如橄榄向日葵属、米糠、山茶及大豆等油的不皂化物)、动物(鲨鱼肝油)或合成(蔗糖发酵)等为来源。

合成方法

1.用化学合成法所得有机中间体(如四烯二醇等)为原料,在中压、高温以及碳钯催化剂下进行催化氢化制得角鲨烷。

2.采用植物油(如橄榄油白桦子油、白松油等)经物理及化学加工处理所得鲨烯为原料,在低压高温及碳钯催化剂下进行催化氢化制得角鲨烷。

应用

角鲨烷应用于赋形剂、润滑剂、渗透剂。人皮脂中含10%角鲨烯、2.4%角鲨烷,角鲨烷与人皮脂相似,对皮肤无刺激性,能使皮肤柔软。因其惰性很强,其本身或与其他原料配合,稳定性好,与矿物油烷烃相比,油腻感弱,并且有良好的渗透性、润滑性、安全性。作为油性原料,用于制备乳膏、油膏、乳液、搽剂、透皮涂布剂、栓剂、贴膏剂、化妆水、口红。

贮存方法

角鲨烷应贮存于通风、清洁、避光、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防止受热。

安全信息

角鲨烷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倒置、重压、日晒、雨淋,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历史研究

1906年,角鲨烷首先由东京工业实验室在鲨鱼肝油中发现。1926年,Isidor Morris Heilbron确定了角鲨烷的结构。角鲨烷是鲨烯氢化产物,角鲨烯是自然界的一种成分,在动物体内和部分植物油脂中广泛存在。主要包含动物佛氏虎鲨烷、植物角鲨Chemicalbook烷和合成角鲨烷三大类。动物角鲨烷以鲨鱼的肝脏中含量最高。鲨鱼有个巨大的肝脏,几乎占掉了它整个体重的25%,而肝脏中70%以上都是角鲨烯,这能帮助它在氧气稀少的深海中提高对缺氧的耐受力。但是大规模捕杀鲨鱼,对海洋自然的生态系统破坏巨大。

相关规定

2024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化妆品用原料 角鲨烷》行业标准,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

参考资料

Squalane.pubchem.2025-07-13

角鲨烷.术语在线.2025-07-17

合成角鲨烷.chemicalbook.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