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山科学技术院(韩文全称:울산과학기술원,英文全称:蔚山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ST),位于云集韩国的汽车、造船、石油化学等世界产业的蔚山广域市,以尖端技术创新、区域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产学协同为目的创办的特殊研究机构,现直属于韩国科学情报通信部。学校以 “引领世界科技发展、助力人类繁荣” 为愿景,目标是2030年前跻身全球十大科技类大学行列,聚焦尖端新材料、生物科技及下一代能源等核心研究领域,推行融合性科技研究。2023年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74位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最佳大学韩国第6位。
蔚山科学技术院的前身是蔚山科技大学,筹建于2004年。2007年,蔚山科技大学建校;2009年3月,学校正式开学;2015年9月28日,学校成为韩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并更名为科学技术院,同年10月12日举行了开院仪式。2021年11月4日,学校获德山集团(Duksan Group)会长李俊浩(Junho Lee)捐赠300亿韩元。
截至2025年11月,蔚山科学技术院设有3个学院、15个学系、2个独立部门;开设23个本科专业、23个硕士专业和24个博士专业;有教职员工412人,本科生2194人、研究生2358人,校园面积达1041657平方米。2014-2024年间累计开展外部科研项目10,178项,人均科研经费12.70193亿韩元,科研设备累计投资1.4亿美元,还拥有3个基础科学研究所(IBS)校园站点实验室。知识产权方面,同期国内专利申请4159项、授权2737项,国际专利申请1527项、授权473项;共发表期刊论文14,053篇,其中SCI(E)论文12915篇,人均4.21篇,2018-2022年领域加权引用影响因子(FWCI)达1.70。该校与重庆大学电镜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合作的二维单晶生长衬底铜箔材料研究成果于2022年发表在《自然·通讯》2023年该校科学家开发出能效达18.1%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创世界最高纪录。2025年,该校研发团队发表全球首个多模态情感AI系统论文,人工智能研究生院主导相关突破性研究。
历史沿革
艰苦创业
1992年,韩国总统候选人金泳三承诺将在蔚山建立国立大学。1994年,“哈努尔大学(Hanul University)”筹建委员会成立并启动相关工作。蔚山市随即组建大学筹建规划小组与委员会,向702家高校、企业及机构发放筹建手册以争取支持。尽管付出诸多努力,该项目未能引发韩国广泛关注,国立大学的梦想暂时搁置。
2001年9月,蔚山市民自发集结,推动国立大学筹建工作,并于同年10月正式成立“蔚山国立大学市民组织”。该组织由160个团体组成,约有2000名成员。2002年3月,一场旨在征集百万市民签名的请愿活动启动,但仅获得蔚山总人口9%的参与。2003年5月,市民们再次在蔚山东春体育中心举办全民集会征集签名,即便活动恰逢工作日,仍有4000名市民参与。历经一年半时间,蔚山10.6万市民中共有58.9万人签署请愿书,彰显了建设国立大学的坚定意愿。
2004年,一场支持蔚山国立大学筹建的接力演讲活动举行,包括“蔚山国立大学市民组织”在内的韩国全国20个团体参与其中,呼吁推动大学落地。同年7月,该组织的33名成员与6名议员一同向国会递交了请愿书,议员与市民还在美国国会大厦前举行了筹建宣传活动。由于筹建工作迟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蔚山于2005年8月宣布全力推进国立大学建设,并在同年9月成立青瓦台筹建委员会,就大学具体事宜展开讨论。委员会明确了建校的三项条件:一是招生规模需达到1500人;二是参照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学术项目设置;三是由蔚山市提供校址及全部建设资金支持。在市议会的努力下,建校计划于2005年9月正式公布,蔚山市同日与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签署了建校相关协议。
正式成立
2005年,蔚山市成立“校址选择委员会”并公开征集候选校址,蔚山中部、北部地区、蔚州郡等10个区域进入候选名单。2006年2月,蔚州郡最终被确定为大学校址。尽管不同区域间可能存在竞争,但建设国立大学的共同目标让整个地区齐心协力、相互支持。为提升国立大学的竞争力,韩国政府曾计划逐步推动国立大学转为法人化大学并确立相关法律依据,但这一举措遭到全国公立及国立高校的强烈反对。蔚山意识到,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专属立法推进建校。最终,相关法案并非由政府提出,而是由国会议员牵头推动,蔚州郡议员姜吉夫积极投身法案的制定与颁布工作。
2007年9月,赵茂宰(Moo Je Cho)博士被任命为蔚山国立科技大学(UNIST)首任校长,大学注册登记工作同步完成。在蔚山市的支持下,赵校长的就职典礼与大学奠基仪式于同年11月在UNIST校园内举行。赵校长表示,将致力于把UNIST打造为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浦项理工大学(POSTECH)比肩的世界顶尖大学。2008年,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首任校长赵武济(MooJeCho)亲自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顶尖学府,全力招募世界级科学家。
2009年3月,学校在仍处于建设中的校园内同步举办了建校仪式与首届开学典礼。500名新生宣誓要将UNIST打造为“引领全球科技、造福人类的开拓性研究机构”。
2011年11月,UNIST发布“2030愿景”,立志到2030年跻身世界前十大学。2013年2月26日,学校举办首届毕业典礼。同年6月13日,第二届B.T.L建设工程启动,旨在通过新建科研设施、优化学生实践环境,助力学校成为“世界前十研究型大学”,同时计划扩建教职工公寓以提升生活质量。自2012年起,UNIST接连引入3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IBS)校园研究中心,获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10年3000亿美元资金支持。这些中心分别由史蒂夫·格拉尼克、罗德尼·S·鲁夫、明景宰等世界级科学家领衔,持续推动基础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
2015年9月28日,UNIST正式转型为政府资助的科技研究机构。2016年10月18日,UNIST宣布扩建科研空间。在108,988平方米的土地上,新建7栋科研楼及5个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可批量生产纳米级器件的超净室,以及可容纳100人同时学习的云基学习共享空间,通过强化融合研究体系,向世界级研究机构迈进。
2017年3月7日,学校核心研究品牌——产学研电池研发中心落成启用。该中心于2014年5月动工、2016年12月竣工,总投资177亿韩元(政府出资150亿韩元,学校自筹27亿韩元),建筑总面积约5700平方米(含地下1层、地上5层),专注于智能手机、IT设备用小型电池及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用大型电池的研发,助力快充、长续航电池技术突破。同年9月13日至14日,UNIST与蔚山联合举办“蔚山第四次工业革命论坛”,这是首次与世界经济论坛(WEF)合作举办的活动,双方就此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2017年11月17日,校园联合办公空间UNISPARK正式开放。其名称通过公开征集确定,寓意“UNIST学子激发灵感、投身创业的‘火花之地’”,旨在培育校园创新与创业文化。2018年2月23日,UNIST产学研融合校区启用,位于南区杜旺洞,容纳管理工程学院、系统设计与控制工程学院、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生院、跨学科管理研究生院,初期有约200名学生及20名教职工在此开展教学与前沿研究。
2018年5月25日,学校新标志性地标在校园lower环岛附近揭幕。该地标由BNK庆南银行行长黄允喆(Yun-Cheol Hwang)资助,设计出自设计与人类工程学院郑允宇(Yun woo Jeong)教授,以“面向未来”为核心主题,彰显UNIST以科技之光照亮世界、造福人类的愿景,于2018年1月动工,历时4个月建成。同年12月20日,海东教员休息室开放,面积约800平方米,由海东科学文化财团捐赠5亿韩元建设,为校内校外跨学科研究合作与教员交流提供专属空间。
开创未来
2019年8月30日,学校氢专项研究中心落成启用,专注于氢的生产、储存、配送全链条研发及政策制定,助力蔚山与UNIST成为氢技术枢纽。2020年,学校多项布局落地:9月启动蔚山蔚州“小而强”研发特区推进项目,成立培育中心助力地方产业创新;11月14日,海水资源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运营,成为引领蔚山“绿色新政”的可再生能源研究前哨;11月19日,人工智能研究生院揭牌,众多政府官员与企业高管出席见证;12月4日,学校教师创办企业Clinomics株式会社(CEO金秉哲、朴钟和)在韩国科斯达克(KOSDAQ)上市,这是UNIST开学以来首个教师创业上市企业,也是韩国四大科技院校联合出资的未来科技控股公司培育的首家上市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深耕基因组诊断、液体活检业务,2018年与基因组分析企业Zeromix合并,依托二代基因组技术及多组学分析,开展疾病早期诊断与生物大数据平台业务。
2021年1月12日,UNIST人工智能创新园举办线上启动暨企业招募说明会,面向蔚山及东南部地区企业,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创新;5月12日,UNIST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在行政主楼会议室顺利召开,包括校长李容勋在内的9名发起人出席,通过基金会设立宗旨等6项议程;8月30日,半导体材料与元器件研究生院成立,聚焦韩国国家重点研发领域,培育半导体材料、元器件及器件核心人才;11月4日,学校获德山集团(Duksan Group)会长李俊浩(Junho Lee)捐赠300亿韩元,捐赠签约仪式在首尔高丽亚那酒店举行。
2022年5月24日,UNIST诊所及药房在体育中心1楼开业,提供全面医疗与配药服务,工作日(周四除外)9:00-18:00开放,支持无预约就诊;9月1日,碳中和研究生院揭牌,致力于打造碳中和教育标准模式,培育具备碳中和技术与政策专业素养的科技人才,响应2050碳中和全球新范式;同日,图书馆大厅社区枢纽完成翻新开放,设人文区(Jigwan seoga)、休息区(CALIU)、体验区(图书策展与协作区)三大空间,向市民开放,可举办讲座及会议;12月5日,机械工程系金建浩(Gun-HoKim)教授创办的生物医学创业公司Recens Medical,在第59届贸易日庆典上荣获“500万美元出口塔”奖项。
2023年3月27日,UNIST与三星电子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5年本硕连读半导体工程项目,由三星电子资助,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入职该公司;5月10日,学校与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大型炼油与石化流程脱碳优化系统,引领全球数字碳中和市场;9月,UNIST与蔚山大学合作启动健康科学与技术(HST)项目,联合培养医师科学家,双方于2022年7月11日签署合作备忘录;10月31日,学校与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碳中和领域联合研究与合作,助力碳中和技术突破。
2024年2月5日,3D打印融合技术中心在产学研融合校区正式启用,建筑总面积4347平方米(含地下1层、地上4层),配备46台设备(含韩国最大规模聚合物复合材料3D打印机及各类后处理设备)。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拥有一支规模稳定、结构优化且国际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教师总数约412至425人,教授平均年龄46.5岁,既保障了学术传承的深厚积淀,又注入了创新活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特色显著,外国教授占比达11%,且团队中不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学府背景的学者,确保教学与科研始终与国际前沿接轨。在学科分布上,师资力量紧密对接学校优势领域,覆盖机械工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能源化学工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数理科学等多个学科方向,仅电气工程系就有超过22名教授专注于集成电路相关研究,各院系教授均深耕专业领域,如电池科学、太阳能电池、催化反应工程、机器人技术等细分方向,形成了精准聚焦、交叉融合的科研教学梯队。这支师资队伍依托学校完善的科研平台与产学协同机制,不仅支撑着100%全英文授课体系的高效运行,更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与研究项目中成果丰硕,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核心支撑。
RodneyS. Ruoff:世界知名碳材料专家,UNIST特聘教授、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IBS)多维碳材料研究中心(CMCM)主任。他长期深耕碳材料与氮化硼材料领域,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精准制备大面积单层单晶石墨烯、二维/三维纳米金刚石新型制备方法等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曾入选Clarivate Analytics“引文桂冠奖”(Citation Laureates)名单,是全球碳材料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之一。
Jong-Beom Baek:韩国科学院院士,UNIST终身杰出教授,在材料化学领域享有国际盛誉。他的研究方向聚焦机械化学、无机化合物金属材料设计与合成、多孔有机框架材料设计与合成,以及这些材料在能源环境、光电催化与储能器件中的应用。截至相关统计,其课题组已在《Chemical Reviews》《NatureNanotechnol.》《NatureCatal.》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300余篇论文,H因子达84,论文总被引超35,000次;相关专利成果成功转化,收益超100万美元,还曾获韩国总统颁发的“韩国前十杰出科学家”、总理能源挑战奖等重要荣誉,长期招收博士生并提供奖学金与研究补助,同时参与复旦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博士后招聘,推动跨国际科研合作。
Jongeun Lee:UNIST电机工程学系核心教授,数字集成电路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领域的关键研究者。他专注于低功耗/高速微处理器设计、系统芯片(SoC)设计、AI处理器等方向,其团队在集成电路设计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上成果显著。
Se-Un Shin:UNIST教授,在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领域研究成果突出。2023年,他带领团队有2篇论文入选IEEE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成为该届会议中韩国在PMIC领域唯一有论文入选的研究者。
Hong sik Jeong:UNIST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未来半导体技术中心(FUST)创始人兼负责人。该中心成立于2019年8月,汇集多学科研究人员,聚焦下一代半导体新研究增长模式、应用半导体研究及半导体材料与组件三大方向,为UNIST半导体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与技术突破搭建核心平台,推动学校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工程领域的发展。
Kyung Rok Kim:UNIST教授,纳米电子大脑启发系统中心(CNeBS)主任,该中心成立于2019年5月。他带领团队致力于超低功耗AI大脑启发系统的核心半导体技术开发,涵盖内存中处理、传感器中处理和系统级封装技术,通过硬件/软件融合的垂直整合研究,推动AI半导体器件与系统领域的创新。
Fran klin Bien:UNIST教授,5T-SPACE研究中心负责人,该中心成立于2022年10月。他专注于网络(物联网、5G)、数据(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和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通过推动庆尚南道、蔚山大学与中小企业的产学联合研究,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助力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同时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也有深入研究。
教学建设
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在教学建设上以“培养科技领域创新领导者”为核心目标,构建了覆盖硕士、本硕博连读、博士全阶段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学科设置紧密聚焦工程、信息与生物、自然科学、工商管理等优势领域,如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工程等多个系部及碳中和研究生院,信息与生物工程学院开设人工智能、健康科学与技术等前沿方向,且部分专业(如ICT融合硕士项目)结合区域产业需求推出定制化培养方案,仅限特定地区中小企业员工申请并强调产学结合。教学模式上推行100%全英文授课,课程体系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例如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设置太阳能电池、电池科学等细分方向课程,工业工程系侧重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实践;同时依托IBS多维碳材料研究中心、UCRF(UNIST中央研究设施)等顶尖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跨学科研究(如碳捕获利用、AI半导体器件开发)的机会,部分项目(如UNIST-IBS神经科学跨机构奖学金项目)还支持学生在高校与科研院所间交流学习、学分互认。此外,学校通过严格的教学质量把控(如全英文课程认证)、个性化导师指导(教授平均年龄46.5岁且多有顶尖学府背景)及产学协同机制(与三星SDI、LG电子等企业合作推进工业-学术奖学金项目),确保教学内容与国际前沿、产业需求深度衔接,助力学生成长。
社会评价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蔚山科学技术院为韩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UNIST已设立三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IBS)校园实验室,由世界知名科学家领衔,未来10年将获得3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为基础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旗下包括算法与自动化合成中心(CARS)、多维碳材料中心(CMCM)、基因组完整性中心(CGI)三大研究团队。在科研支持方面,UNIST拥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和尖端实验设备,其中央研究设施(UCRF)配备200余台高科技研究设备,为科研人员和团队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全球众多科学家与研究者艳羡的科研平台;同时,该校还设有超级计算中心、产学研研究公司(AIRC)、技术商业化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及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全方位保障科研活动开展与成果转化。
半导体创新引领研究中心、空气传播病毒早期监测技术中心、前瞻性城市战略中心、智能环境技术创新中心、热浪研究中心、先进半导体制造研究中心、极端材料中心、自由形态显示中心、数字孪生/人工智能驱动的碳中和研究组、人工智能赋能先进国防创新中心、可持续核能全生命周期可信人工智能中心、创新核能技术研究中心、聚变能商业化中心、芯片上肠道抗生素替代品研究中心、代谢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研究中心、可持续分子催化中心、氢能分析中心、智能海运物流研究中心、跨学科社会技术认知与研究中心、白血病中心
癌症细胞间通讯中心、自主无人监测系统中心、生化工程融合驱动的工业、生活与环境用废弃塑料及微塑料升级回收中心、下一代超可组合数据中心计算技术开发中心、多功能晶体杂化半导体中心、尺寸可控有机框架中心、5T-SPACE中心、量子传感技术及其应用开发中心
工程研究类:机械、航空航天与核工程分部、城市与环境工程分部、东亚地震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部、海流联盟核能创新中心、能源与化学工程分部、先进核能反应堆中心、UNIST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未来核环境安全研究中心、海水资源技术中心、催化研究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电池研发中心、未来半导体技术中心、核电厂退役技术融合中心、微型核能创新研究中心、先进增材制造技术中心、新兴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多维可编程物质中心、未来移动出行中心、灾害管理研究中心、电池商业化研究中心、碳捕获与回收研究中心、钙钛矿电子学中心、半导体与显示产业关系及研究中心、碳中和示范与研究中心、韩国东南部地区细颗粒物研究与管理中心、可再生碳中心(CRC)、跨学科科学认知与研究中心(CISAR)、半导体专业大学中心、量子融合传感中心、人工智能驱动的量子材料计算加速中心
信息与生物工程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分部、产业智能化研究所、UNIST区块链研究中心、设计与人体工程学分部、光声医疗设备中心、能源与化学工程分部、生命科学分部、纳米电子大脑启发系统中心(CNeBS)、有机发光器件研究中心、白血病中心、汉斯・肖勒干细胞研究中心、智能医疗中心、智能传感器系统中心、未来体验中心
基础科学研究类:低维碳材料中心、超功能材料中心、聚变等离子体稳定性与约束研究中心、量子光子学中心、波能材料中心、空间研究中心、UNIST软物质与生命物质研究中心、UNIST数学科学研究所
工商管理研究类:工商管理分部、国际能源贸易中心、UNIST先进分析研究中心、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可持续海上风能中心
人文研究类:数字人文中心、STARTS中心
科研成果
2014年6月,经世界顶尖科学期刊出版商“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对科研水平进行系统评估后,UNIST入选韩国四大顶尖国立大学。此外,生物医学工程系有20名研究生荣获韩国政府颁发的“全球博士奖学金”,使该校在该奖项的韩国高校排名中位居榜首。在“自然出版集团”科研系统评估中,UNIST位列韩国高校第4名;2014年“全球博士奖学金”评选中,20名研究生入选,位列韩国高校第1名。
2022年4月2日,我院电镜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重庆院)、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等在二维单晶生长衬底铜箔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 “Single-晶体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epitaxy on tailored non-single-crystal substrates”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2024年2月,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科学家借助新配体交换技术,合成出基于有机阳离子的钙钛矿量子点(PQD),开发出了迄今能效最高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即使储能两年多,效率仍不变,表现出非凡的稳定性。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IBS)相关成果:运营3个IBS研究中心,拥有3位杰出主任,未来10年获3000亿韩元研究资金。UNIST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生命科学领域特聘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合作,研发出一种创新技术,可大规模生产兼具高品质与环保特性的石墨烯。该校众多学生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ANGEW》(Ange wandte Chemie)、《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等顶级学术期刊。
2014-2024年间累计开展外部科研项目10,178项,人均科研经费12.70193亿韩元,科研设备累计投资1.4亿美元,还拥有3个基础科学研究所(IBS)校园站点实验室。知识产权方面,同期国内专利申请4159项、授权2737项,国际专利申请1527项、授权473项;共发表期刊论文14,053篇,其中SCI(E)论文12915篇,人均4.21篇,2018-2022年领域加权引用影响因子(FWCI)达1.70。
学术资源
蔚山科学技术院图书馆建筑总面积达10,657平方米,截至2025年3月,馆藏包括韩国国内图书108,348册、韩国国外图书41,667册、学位论文3,159册、非书资料6,624件,电子资源涵盖韩国国内电子书5,594种、韩国国外电子书154,603种、电子期刊18,700种(涉及34个包库)及18种数据库,同时配备786个阅览座位和30台用户用电脑。
文化传统
校徽
以科技为炬,照亮世界。秉持这一使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UNIST,前身为2007年成立的蔚山国立科学技术院)将持续激励和赋能未来的科学家与技术领袖。蔚山科学技术院坚信,世界的变革源于挑战与创新,UNIST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引领者,正一步步迈向未知的未来,在每一步探索中不断成长、持续精进。
校徽中的“领航之星(LeadingStar)”,象征着在科技领域闪耀前行的先驱者,既承载着服务人类福祉的初心,也凝聚着开拓未来的勇气,是学校“领导力(Leadership)”核心理念的直观彰显;而规整的方正框架,既体现了学校追求世界一流办学水准的坚定志向,也传递出其作为教育与科研机构始终坚守的严谨、诚信与担当,深刻诠释了“可靠性(Reliability)”的核心价值。
吉祥物
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以独角兽为象征,彰显智慧与纯粹的探索精神——独角兽是力量与纯洁的代表。吉祥物身上闪耀的犄角与星辰,寓意着该校立志成为科技领域先驱与基石学府的远大目标。
文化理念
核心理念
独树一帜,追求卓越——科技枢纽
愿景
引领科技进步,造福人类繁荣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培养开创未来的创新型全球科技领袖,践行开创全新范式的融合性科学技术,为人类生活福祉作出贡献。
2050年目标
独一无二的波特兰开拓者队:培育并造就全球顶尖开拓者的核心枢纽
新知策源地:引领未来产业转型的工业创新圣地
创新中心:为人类生活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全球顶尖研究集群
超智能社会:知识、人文与基础设施同未来技术深度融合的超连接知识生态系统核心
转型零碳:以世界领先的碳负排放校园,搭建连接子孙后代的桥梁
核心价值观
开拓型领导力——探究本质,追本溯源
国家产业创新驱动力——突破边界,勇攀高峰
解决人类挑战——普惠众生,开辟坦途
学校领导
现任校长
朴钟来(Chong Rae Park),2024年7月8日起任蔚山科学技术院校长,先后获首尔大学纺织工程学士、纤维化学硕士学位及利兹大学纤维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历任成均馆大学纺织工程系教授、首尔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期间担任首尔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学术事务副院长,还曾出任首尔科技控股公司首席执行官、首尔国立大学研发基金会知识产权管理部副主管及业务部副主管、乐金显示首尔国立大学合作中心主任等职;积极投身学术组织与公共事务,现任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特殊研发区测试及技术验证监管豁免专家委员会主席,曾担任韩国总统科技咨询委员会科技基础设施小组委员会主席、韩国科学技术团体总联合会副会长、韩国碳产业振兴公社董事等职务,同时是韩国工程翰林院准会员、韩国纤维学会理事等多个学术组织核心成员。
历任校长
相关事件
2025年10月,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可在“柔软灵活”和“坚硬有力”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的新型人造肌肉。这种创新型肌肉可举起相当于自身重量四千倍的物体,其能量输出远超人类肌肉。这一成果有望推动软体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医疗辅助技术的发展。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先进功能材料》杂志。
参考资料Academics.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History.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12
About UNIST.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Biography.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Cuidelines for 2026Craduate Admissions.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미래기반 창의인재양성형 .대전광역시 유성구 가정로.2025-11-21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代表团访问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2025-11-21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in South Korea.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2025-11-21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5-11-21
重庆大学电镜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韩国国立蔚山科学技术院合作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11-21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北京长城网首页.2025-11-21
韩国UNIST团队突破:AI聊天机器人实现情绪感知与语调适配.百家号.2025-11-21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2025-11-21
Young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5-11-21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2023.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25-11-21
Research.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UNIST Multi-Interdisciplinary Institute.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Research Findings.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도서관 소개.蔚山科学技术院图书馆.2025-11-21
UNIST Identity.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VISION.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Former Presidents.蔚山科学技术院.2025-11-21
“刚柔并济”人造肌肉举起四千倍自重物体.科学网.2025-11-21